首页

女s在线

时间:2025-05-25 12:16:57 作者:102岁医生分享活到100岁的7个长寿习惯:原来这么简单! 浏览量:79255

  追求健康长寿,成为一名“百岁老人”是很多人的梦想。然而,对于如何才能成为一名“百岁老人”,大多数人知之甚少。一位102岁的医生曾在接受采访时,分享了自己活到100岁的7个长寿习惯,看完才发现原来这么简单,很多人却没做到!

  这位医生名叫约翰・沙芬伯格(John Scharffenberg),1923年12月出生于中国上海,现年102岁。他既是一位医生,也是公共卫生专家和营养学家。

  约翰・沙芬伯格1948年毕业于美国洛马林达大学医学院,学业方向为预防医学;1956年从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公共卫生硕士专业毕业。作为洛马林达大学营养学教授,他执教超过60年,研究方向涵盖营养学、慢性病预防及健康长寿等。

  现年102岁的他依然活力四射、步履轻盈、身板挺直、说话思维清晰、没有慢性病。谈及长寿,他表示自己从不依靠高科技医疗、不依靠奇迹药物,而是主张7个朴素的生活习惯。

  01“少吃一点,对身体好”

  约翰・沙芬伯格教授提倡“限时饮食”,即在一天中特定时间段内进食,其余时间不吃东西。

  他介绍,自己每天只吃两顿饭(早饭和午饭),不吃晚餐。他发现,这样身体会变得更加轻盈,早晨醒来也更有精神。同时,肠胃得到更多的休息时间,而减少消化负担可提升身体修复能力。

  不过,这样的饮食方式可能并不适合大多数人。对于大多数人而言,能做到的是,晚餐或许可以尽量早点吃。

  2024年,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南华大学衡阳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发表一项研究发现:限时饮食有助于抗衰老,晚饭尽量在5点前吃完,这样免疫系统会更年轻,肠道菌群的组成也更年轻。

  02“不吃加工食品”

  约翰・沙芬伯格教授不吃肉,但他不是素食主义者。他喝牛奶和其他乳制品,吃鸡蛋和植物性食物。他日常更喜欢吃水果,但他避免食用高糖水果。

  他建议,不要食用加工食品(通常都是高糖、高脂、高热量的食品。典型代表有:各种含糖饮料、蛋糕、薯片、糖果、汉堡等)。2021年发表在《美国心脏病学会杂志》上的一项研究分析也指出,经常吃“超加工食品”,会增加心血管病风险,每天吃得越多越危险。

  03“坚持运动是长寿的基石”

  约翰・沙芬伯格教授说,运动是长寿的基石之一。中年时期(40-70岁)适量运动对于预防老年疾病尤为关键。他本人非常热爱锻炼,喜欢在户外工作。如今,他依然通过步行来锻炼(尽管他说这样锻炼得不够)。

  对于普通人来说,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成人最好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身体活动,或75分钟的高强度身体活动。04“规律作息比你想象的更重要”

  约翰・沙芬伯格教授本人的作息非常规律,他认为,充足的睡眠有助于身体细胞的修复,维持体内激素平衡,并增强免疫力。

  他晚上8-9点睡觉,凌晨4点起床,保证7-8小时睡眠。他说,早睡早起能带来更好的身心状态。

  05“尽量远离生活中的‘慢性毒药’”

  约翰・沙芬伯格教授特别提醒,要避免吸烟、饮酒、久坐、肥胖、过量糖摄入、高血压、高胆固醇。这些看似普通且“舒服”的习惯,其实都在慢慢影响我们的寿命,他把它们比作生活中的“慢性毒药”。

  他明确反对吸烟酗酒,认为二者是明确的致癌因素。06“长期过大的压力会加速衰老”

  约翰・沙芬伯格教授指出,过大的压力会对寿命造成影响,压力会加速人体端粒缩短。可以尝试通过冥想、户外活动缓解压力。

  现实生活中,有些人突然遭受重大事件或压力倍增时,可能出现一夜白头的现象,就是这个道理。

  07“维持良好的心态,积极社交”

  约翰・沙芬伯格教授还提到,积极社交,与家人朋友保持联系,维持良好心态;终身学习,阅读和学习新技能,这些都可以延缓认知衰退,预防老年痴呆。

  来源:人民日报微信、健康时报微信

  (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多家银行召开座谈会 将满足房地产企业合理融资需求

白山市浑江区六道江镇距离市区15千米,可每到冬天,这里的张家村和胜利村都会聚集大批的动物摄影爱好者。“早些年,只有我一人过来拍摄,现在生态保护做得好,动物种类越来越丰富,不光有省内摄影爱好者定期来,还有外省朋友远道而来,热闹得很。”李纯金感慨道。

秘鲁羊驼玩偶“温暖驼”成进博会热点 外交部回应

据介绍,该调查由美国绿色建筑委员会北亚区与世邦魏理仕亚太区研究部共同发起,面向中国内地(大陆)、香港、澳门、台湾以及日本、新加坡6大市场在ESG(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领域已经开展行动的房地产企业及投资基金。

(杭州亚运会)“凡尘组合”“复仇”成功 国羽男单重返亚运四强

初春,宁夏回族自治区西海固地区被一场大雪笼罩。凌晨4点多,位于固原市西吉县兴隆镇的单家集活畜交易市场率先从黑夜中“醒来”。

(经济观察)中国多省开年聚焦民营经济发展

中国科学院地理资源所表示,本次合作谅解备忘录的签署,树立了中国科研机构与联合国粮农组织新一轮高端合作的里程碑。签约双方将在未来几年中,在数据与知识开放共享、“地标生境”技术转让、能力建设以及全面服务于全球和区域粮食安全、消除饥饿与贫困、共同发展等方面,加强开展“接地气”的合作。

大学生“拍照小队”为山村老人留下影像记忆

陈玉树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同梦》的灵感来自万众一心、四海归一的理念。作为一名香港艺术家,陈玉树希望通过作品诠释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这是海内外儿女共同的魂,也是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同的梦”。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